
比赛现场。鲤城区委文明办 供图 东南网8月9日讯(本网记者 施远圻)8月9日,2023年泉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鲤城区举办,50个项目的选手现场进行路演比赛。由鲤城区委文明办推选的6个志愿服务项目全部获奖。 其中《“检察未鲤 守护成长”普法志愿服务项目》获金奖,《小手护古城——助力打造古城活态保护新样本项目》《空中“志愿者”——基于无人机应用的校园科普及其他服务项目》《“中保公益·暖心义剪”——助困扶老新阵地项目》获银奖,《人间烟火气爱满刺桐城——我家爱心共享厨房志愿服务项目》《“我的长辈”系列微公益项目》获铜奖。 近年来,鲤城区紧紧围绕中央、省委及市委决策部署,打造“文明实践+区域品牌”特色阵地网络,完善“文明实践+志愿服务”双轮驱动模式,在全市率先将志愿者保险纳入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。8万余名注册志愿者、540支志愿服务队,深入各行业、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用实际行动合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答卷。 接下去,鲤城区将以此次大赛作为新起点,持续推进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,不断发掘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,为广大志愿者强定力,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添活力,为精神文明创建增动力。 
比赛现场。鲤城区委文明办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获奖名单 金奖 《“检察未鲤 守护成长”普法志愿服务项目》 该项目于2017 年在鲤城区各校园启动,后向社区延伸并向线上拓展;服务对象最初为未成年人,后将家长、教职员工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纳入普法圈,旨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意识和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。6 年来,已开展各类线下志愿普法活动 400 余场次,受众 10 万余人次,覆盖全区 81 个社区及 60 余所中小学、幼儿园、职校。 银奖 《小手护古城——助力打造古城活态保护新样本项目》 该项目于2017 年 3 月启动,通过拾捡垃圾、环保知识宣传、古城文化宣讲等多种途径,引导学生用心守护古城的环境和优秀的传统文化。活动开展至今,累计开展志愿服务 2250 场次,服务对象近 35000 人。学校获第一、二届福建省文明校园称号;责任心课题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;学生获国家、省、市级优秀小导游奖项 5 人次。 《空中“志愿者”——基于无人机应用的校园科普及其他服务项目》 该项目于 2021 年 3 月开始实施,项目探索以现代高科技产品为载体,结合专业化团队,以数字赋能志愿服务的新模式,旨在社会上更好地普及无人机应用技术,使无人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项目团队常态化开展校园科普活动,遇到疫情等突发事件时,可以作为一支服务支撑力量快速投入事件处置过程中。截至 2023 年 6 月,项目累计开展服务 53 次,服务学生及社区群众 10000 多人次。 《“中保公益·暖心义剪”——助困扶老新阵地项目》 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,期间,共设立 14 个暖心义剪站,为助困扶老新阵地辐射服务周边群众,定期为社区、乡村的孤寡、残疾老人,环卫工人、退役军人、特殊弱势群体提供上门暖心义剪、义扫、义修等服务,回应弱势群体的需求,提高他们的社会幸福感。 铜奖 《人间烟火气爱满刺桐城——我家爱心共享厨房志愿服务项目》 “我家爱心共享厨房”作为福建省内首家“爱心共享厨房”,自 2022 年 5 月 20 日试运营起,累计服务医患家属、青少年、一线工作者、社区老人、周边职工等近10000 人次。建立我家爱心共享厨房志愿服务群,贴心为医患家属提供厨房使用引导以外,拓展中高考护航,开展大地美容守护古城环境,结合古城节日传统习俗活动为孤寡老人、一线户外工作者进行慰问等服务。 《“我的长辈”系列微公益项目》 该项目通过联动政府、商会、企业等爱心单位 53 家参与,凝聚“爱”的能量。常态化开展捐资赠物、文艺表演、心灵呵护、应急关怀等 105场活动,践行“爱”的承诺;精准帮扶孤寡困境老人 5000 余名,送油送米,义诊义剪,传递“爱”的温度;得到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宣传,点击浏览量超亿次,播撒“爱”的火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