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 我国作为煤炭大国,发电量约70%来自于燃煤,燃煤发电机组的污染排放与雾霾不无关系。
东南网7月9日讯(通讯员 吴圣超 何剑超 肖其博)近年来,安溪县立足县域点多面广、镇村发展不均衡、干部本领恐慌等实际,通过“选育管用”全链条推进驻村干部队伍建设,激励驻村第一书记安心驻村在岗、放手干事创业。 “立体化”考量,破解人村不适之题 综合比对第一书记人选能力、素质、特点与驻点村需求匹配情况,对选派力量因村因人编组编队,实现“双向奔赴”。一是精选干部。严格对标驻村任职资格条件,通过个人自荐、单位推荐等渠道收集人选,综合考量个人专业、履历、实绩等要素,优先甄选业务骨干、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。比如,新一轮县派驻村第一书记,涉农专业或有农村工作经验人员占72.3%。二是精挑部门。深入分析原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现状,重点从交通、农业、水利等37个项目或资金资源比较丰富的部门挑选驻村人员。明确将派出单位项目、资金、责任、人员与驻点村捆绑,制定针对性“帮村计划”,形成“一人驻村,全员帮扶”工作格局。三是精准搭配。坚持县级统筹、分类施策,健全“村级需求库+干部能力库”对接机制,充分考虑驻点村的短板、发展任务和选派干部的实际,找准村与人的对接点,实现驻点村与选派干部的有机契合,确保帮扶效果最大化。 “多维度”育才,破解本领恐慌之题 建立健全驻村能力提升体系,帮助驻村干部补素质短板、强能力弱项,让驻村工作更加“游刃有余”。一是上好“基础课”。围绕基层党务、项目建设、矛盾调解等农村工作实际,制作驻村工作政策汇编、业务指引等6种素材,帮助尽快熟悉驻村工作。每年邀请历任第一书记“返安走亲”、传经送宝,为新队员交好“接力棒”,推动现任驻村干部更快融入。二是上好“提能课”。用好“农民讲师团”“田间党课”“入党月”培训等载体,举办驻村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,通过邀请领导干部讲方法、业务骨干讲政策、专家学者讲技术,实现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。依托县内26个基层党建、乡村振兴示范点,常态化开展“走村·助村”拉练活动6场次,让驻村干部在比学赶超中增长本领。三是上好“实战课”。聘任164名领导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帮带导师,通过教思路、教方法、教经验,指导实施产业项目14个,促使驻村干部快速成长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,推动37名第一书记到乡镇参与招商引资、矛盾纠纷化解、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,提升攻坚克难能力。 |